2009 年 05 月 的封存

《奧利安娜》﹕重建(後)現代人際關係的廢墟

2003年,前進進上演《奧利安娜的迷惑》時,沒有看。為什麼沒有看?都忘記了,大概是那陣子世界太乱了,工作與生活上都忙累到不似人型。

2009年,前進進再次上演馬密(David Mamet)的"Oleanna",並把譯名改為《奧利安娜》,而女角則由蔡運華與梁菲倚輪流演出,代替首演時的鄭綺釵。

懂看戲的都知道,演員是宝玉,年紀愈大演技便愈有味道。反過來說,不同年紀的演員,往往會為同一角色帶來不同的質感。無可否認,相對於梁菲倚,蔡運華的演出經驗是較淺的,而且出身與訓練背境亦不大相同。 繼續閱讀 ‘《奧利安娜》﹕重建(後)現代人際關係的廢墟’

Semiotext(e)系列新書

MIT的Semiotext(e)系列將會出版一堆有趣的左翼著作﹕其中包括﹕

Franco Berardi,The Soul at Work: From Alienation to Autonomy

Penny Arcade, Bad Reputation:Performances, Essays, Interviews

Jean-Luc Hennig, The Little Black Book of Grisélidis Réal-Days and Nights of an Anarchist Whore

The Invisible Committee, The Coming Insurrection

文學場的變遷

最新一期《字花》組了一個「文學場與藝術消費小輯」,其中兩篇文章談論了布赫迪厄(Bourdieu)的「文學場」理論。布赫迪厄並不是華語世界的理論新貴,在九十年代的本地文化界,已有人討論(例如梁文道、王亥、劉建華等),只是當時的重點並非放在文學與消費的關係,而是放在藝術體制內部的權力問題。關鍵詞是權力,而非消費。當時,討論藝術與消費的問題,人們反而會引用阿多諾(Adorno)等的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概念,但跟現在對創意文化產業(Creative Industry)的討論不同,文化工業往往被視為負面的東西。而且,文化工業常常被拿來討論普及文化或流行文化,而(精緻)藝術則被視為文化工業的對立面。

另外,有趣的是,小輯中〈文學場與中國現代文學〉一文選擇了Michel Hockx的《文體問題﹕現代中國的文學社團與文學雜誌,1911-1937》(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一書,作為以「文學場」理論檢視、重審現代與當代華文文學的代表作,而非邵燕君的《傾斜的文學場》與《“美女文学”现象研究》等更貼當代社會的消費主義語境的著作。在〈文學場與中國現代文學〉一文中,被突顯的,是文學社團與文學雜誌在文學場的位置與作用。如此的論調,在好像《字花》這樣的一份文學雜誌中出現,無疑是意味深遠的。

可以這麼說,像「文學場與藝術消費小輯」這樣的題目,本身就是文學場變動的一項結果。當然,《字花》的出現,也是這樣的變動的結果之一。小輯既是對這變動的分析,也是這變動的一部分。

總有這麼的一刻

總有這麼的一刻
房間內的燈泡
一閃一閃
在明與滅之間
有一些東西不一樣了
但彷彿又沒有什麼不一樣

有人消失了嗎
所有人如常進食
看接近永恆的電視節目
有人開槍了有人倒下
然後又在另一個節目站起來
向著另一個人尖叫

總有這麼的一刻
路上的街燈
明了又滅
在短暫的黑暗中
彷彿有一些什麼不一樣了
但其實一切又沒有不一樣

有人消失了嗎
所有的狗兒如常撤尿
向著無人的地方叫吠
有人走過
牠卻彷彿沒有看見

總有這麼的一刻
廣場上的燈火明了又滅
一閃一閃
有一些什麼出現了
又同時消失

有一些什麼消失了嗎
沒有。什麼也沒有
在黑暗中
總有這麼的一刻

20-5-2009

同情共感

路過海濱公園,見一中年婦人暈倒,沿著石屎花槽滑下去,在旁的女兒拉也拉不住。有好些人停下來旁觀,只有另一婦人與我幫忙。婦人與女兒合力把母親扶好、搽藥油, 我負責叫白車與為救護員帶路。搽過葯油,婦人回過神來,似乎是因為天氣太熱之故。女兒一直滿臉通紅,大概是因為天氣,也因為担心。救護車來了,婦人的兒子也來了,我完成責任離開。臨走前我拍拍女兒的肩膀說要走了,叫她不用担心。女兒通紅的臉上的眼睛有淚光,身體微躬道謝。我的頭一熱,頓時無話。事後想,同情共感就是這麼的一回事。

佛想(十三)﹕平反

內子最近撰文談五一二與六四,提到﹕「正義必勝、真理長存─平反雖能使失去的變得有意義和價值,卻還是好像還缺少了什麼,才能使傷口好好的癒合。更令人齒冷心寒的,是《中國不高興》的高調出版和一紙風行─不能癒合的傷口、被挪用成仇恨的藉口─當仇恨沒有在政治上消失,就只會生出更多的壓迫-平反-反平反,一年如是、二十年如是、九十年也如是。今年六四,我在想─別的。」

早前,我曾說﹕「64是我無法還清的債,它必須被平反。朋友問﹕誰平反?共產黨平反,你又可接受?我說﹕那不是重點,重點是平反本身﹕必須被平反。」這裡有情感的因素,卻跟仇恨無關,雖然不少人心裡都有這恨。固然,仇恨是一種我執,但仇恨卻是如此真實,並衍生出更多的果,果又復為因,因果循環,永劫回歸。但吊詭的是,平反同時是解開這個我執的其中一個有效途徑,讓所有涉事者(包括在時間與空間上沒有親歷其事的人)最終能夠自這個因果鏈解脫出來。所以,平反除了「能使失去的變得有意義和價值」,更重要的,是讓已犯的錯誤不再衍出更多的錯誤,錯誤在未來不再重複,記取歷史的教訓,在更根本的層次上,打開新的可能性。

但平反是否只能在對平反的追求上尋求,還是要在另外的地方做起,為平反創造條件?或許,這才是追求平反所能真正帶動的正向轉化,這些轉化可以是維權運動,也可以貧窮地區的教育計劃。重點是本著慈悲與公義之心,完成當年六四亡魂未竟之志,在人間開出凈土。

保育潮產物

戲劇界的兩件大事

五月戲劇界有兩件大事。一是鄧樹榮將會出任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的院長。二是Augusto Boal死了,享年78。

廣場上那個最後的人(2009年版)

(按﹕更改了年份與一些數字。二十年了,還要把這首詩再貼多少次?)

廣場上那個最後的人(2009年版)

他們說 要誓死保衛這廣場
直至最後一個人

二十年了
多少陣塵埃與雨
把血與記憶洗了又洗
把同一的死者
殺了又殺

2009年 我站在共和國的南端
尋找廣場上那個最後的人……
他發胖了嗎?
還是仍舊固守著
一種洞澈的清瘦
歷史的竹簡他仍舊愛讀
與鬼魂重遇 話語當年……

2009年6月4日
所有死去的都再次歸來
我們站在共和國的南端
廣場的南端
我們終於找到了
廣場上那個最後的人……

廣場是我們的 我們說
我們要誓死保衛這廣場
一次又一次的
直至最後一人

5.2009

《禮儀師の奏鳴曲》﹕讓破碎重合

電影都差不多要落畫了,才老遠的跑到九龍站的elements看《禮儀師の奏鳴曲》。

陈重重嫌電影計算,是的,相當計算,它要你什麼時候哭,便什麼時候哭,要你什麼時候感到溫暖,便什麼時候溫暖。但我覺得《禮儀師》最利害的地方,除了它的「刀仔鋸大樹」式的成功外,還在於它對於納棺禮儀那接近同步的細緻處理。在營光幕上,納棺禮儀不是奇觀,而是禮儀本身。而更重要的,是通過慢慢地展納棺的禮儀,讓死者、棺外死者的親友,甚至營光幕以外的觀眾連結在一起,在這個倫理關係支離破碎的年代。在暗黑的電院裡,我們不是看客,通過電光幻影,我們彷彿變成了一場又一場葬禮的賓客,在這些死者的最後時光中,學習死亡。


五月 2009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文章存檔